邓州城乡发展实验区完成投资20亿,2017年继续推进建设
| 招商动态 |2017-03-02
邓州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努力建设宜居优美环境。 房保华 摄
2016年,是邓州市统筹城乡发展实验区开发建设进入快车道的一年。
这一年,基础设施基本配套,集中片区早出成果,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示范形象初步展现;
这一年,以北京大道跨河大桥竣工通车为突破口,以三贤路跨河大桥、“四馆一中心”建设为关键点,实验区重点打造9.5平方公里先导区,全面完善配套设施,为首批重大引资项目落地提供基础保障;
这一年,实验区完成投资6.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超过20亿元,主要用于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土地收储、园林绿化、拆迁安置等方面。
数年铸一剑,风雨再兼程。
管委会开始运作。2016年9月20日,邓州市统筹城乡发展实验区管委会挂牌成立,实验区建设正式启动。实验区成立了邓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区划调整、机构套合,在资源、政策、人才、管理上实现了互补,形成了合力,彰显了“套合优势”。目前,行政区划调整各项工作已全面开展,《实验区建设方案》、《行政机构套合方案》基本成熟,即将出台。
规划体系初步建立。根据邓州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战略思路,围绕建成“四区一基地”(现代产城融合实验区、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教育卫生综合示范区、健康旅游基地)的总体目标,实验区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专家全程指导示范区各项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区面积由9.5平方公里调整为20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18万人,13项专规及地下管网规划已编制完成,实现了实验区规划全覆盖。
融资平台成效明显。作为实验区投资开发的主体,邓州市城乡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主要负责项目融资、建设和营运,实行统一规划、招商、建设,统一经营和管理。至目前,已完成实物资产注资26.67亿元,通过市城镇发展基金与农行合作融资30亿元,通过建设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达成融资意向70亿元,实现融资5.4亿元。
基础配套扎实推进。坚持基础支撑,加快推进城市路网、水电等配套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项目落地、集聚人气提供基础。结合邓州“112”重大项目建设计划,抓实抓好“项目建设年”活动,强化项目建设责任保障、资金保障、用地保障、环境保障等,对2016年谋划的48个项目加紧督导调度,加快推动项目建设。2016年实验区在建项目26个共完成投资6.2亿元,其中土地收储5918万元,民生工程4.9亿元,市政基建7440万元。
实验区特色初步显现。在主题公园规划设计上,深入挖掘邓州历史积淀,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心理震撼力的具有现代特色的城市特色区域和亮点工程。在湍河风景带生态绿化上,坚持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相结合、乔灌草结合,充分利用高中低空间,做到种类繁多、高低错落、层次感强、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彰显实验区特色。同时全面落实“海绵城市”要求,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
全区作画,满域绘景。邓州市正以大手笔、大气魄、大动作,一次又一次刷新着人们的记忆!
2017年2月28日,我市召开统筹城乡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市领导刘建民、王秀群出席。
会上,财政、民政、国土、规划等部门以及裴营、张楼、花洲、湍河等乡镇(街道)负责人分别结合各自工作职能,汇报了当前工作进展情况。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市委副书记刘建民指出,要做好实验区规划建设工作,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统筹考虑区域内群众生活、就业、居住等各方面情况。张楼、裴营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已经展开,自明日期,划分过来的干部,要抓紧分配好任务,及时开展工作。
刘建民要求,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按照分工要求,进一步加快建设速度,湍北新区规划、土地报批等工作要超前谋划,认真研究相关政策,妥善处理解决问题矛盾。要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标准,加强质量监管,力争打造一流工程,造福邓州百姓。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强化“一岗双责”意识,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沉下心,扑下身,千方百计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